当地时间12日,华为公司副董事长、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出庭,申请变更保释条件。主要诉求是放宽保释期间的限制措施。
法官听取了辩方和安保公司的各自主张,但是没有作出裁决。据了解,相关裁决最早将在13日作出,也有可能更晚。
2018年12月,孟晚舟在18项条件下获得了保释,其中包括24小时安保公司监视、佩戴卫星定位电子脚镣、每天23时之后不得出门、上交护照等。这也是加拿大最严格的保释条件。
两年来,随着案件相关细节的陆续披露,对孟晚舟有利的条件增多,孟晚舟也保持着严格遵守保释条件的良好纪录。更重要的是,加拿大的新冠疫情日益加重。孟晚舟每次外出都要与几名保安坐在同一辆车里,这对双方来讲都是病毒传播的隐患。保释条件的变更也是为了遵守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新冠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
据检方披露的信息,负责监视孟晚舟的安保人员中曾经有两人确诊感染新冠病毒,但安保公司却没有向她通报这一情况。这表明,现有保释条件没有考虑到新冠疫情对孟晚舟健康的影响。
加拿大最高法院在2020年6月通过判例确认了“最小侵入性”的保释原则。这一原则规定,保释条件对申请人生活的干扰要维持在最小且必要的范围之内。
根据诸多变化的情况和法律依据,孟晚舟提出变更保释条件。
“对于加拿大来说,谨慎的做法是最大程度降低安全隐患。特朗普将逮捕孟晚舟当作交易筹码,是否也可以算另一种名义上的人质劫持?”斯科特认为,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和副总理方慧兰一直坚持“是否引渡孟晚舟取决于加拿大法庭裁决”,实质上是一种逃避。
“加拿大不能再等待了!”文章最后指出,美国对孟晚舟的指控一直带有政治性,特鲁多政府也应该将此案看作政治案件。特朗普政府已经被美国选民抛弃,马上要下台,加拿大领导人应该停止帮助特朗普与中国和伊朗对抗,现在还不算晚。
《海象》杂志这篇文章代表了加拿大知识阶层的理性思考。舆论认为,由于政治操作孟晚舟案,中加两国关系陷入冰冻期,并不符合两国利益。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孟晚舟申请变更保释条件,相关裁决最早将在13日作出”全部内容,更多内容敬请关注!